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有何区别?

常见的局麻药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将从药品应用、药理作用、时效和毒性方面来讨论。

普鲁卡因,其化学名称为: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

分子式:C13H20N2O2

应用: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表面麻醉。

药理作用:本品为酯类短效局麻药,能暂时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而具有麻醉作用。

本品对皮肤、粘膜穿透力弱,不适于表面麻醉。本品弥散性和通透性差,其盐酸盐的结合形式在组织中释放出游离碱而发挥局部麻醉作用。普鲁卡因易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常规做皮肤过敏试验。

丁卡因,其化学名称为:4-(丁氨基)-苯甲酸-2-(二甲氨基)乙酯。

分子式:C15H25ClN2O2

应用:用于表面、传导、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药理作用:丁卡因为长效的酯类局麻药,胃肠外用丁卡因,能稳定神经细胞膜,阻止神经冲动的激发和传输,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本品疗效与毒性均比普鲁卡因大约10倍。作用迅速,能透过粘膜,主要用于粘膜麻醉。

利多卡因,化学名称: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

分子式:C14H22N2O

应用:各种局麻;抗心律失常。

药理作用: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中效局部麻醉剂,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起到稳定神经细胞膜,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的作用。

利多卡因吸收后,组织分布快而广,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本品麻醉强度大、起效快、弥散广、穿透力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

布比卡因,化学名称:1-丁基-N-(2,6-二甲苯基)-2-哌啶甲酰胺

分子式:C18H28N2O

应用:浸润、传导和硬膜外麻醉。

药理作用:抑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而起到暂时性的阻滞作用。

布比卡因为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化学结构与利多卡因相似,局麻作用较利多卡因强4-5倍,麻醉时间比利多卡因长2-3倍,弥散度与利多卡因相仿。对循环和呼吸的影响较小,对组织无刺激性,不产生高铁血红蛋白,常用量对心血管功能无影响,用量大时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对β-受体有明显的阻断作用。无明显的快速耐受性。母体的药物血浓度为胎儿药物血浓度的4倍。

本品毒性较利多卡因大4倍,心脏毒性尤应注意,其引起循环衰竭和惊厥比值较小,心脏毒性症状出现较早,往往循环衰竭与惊厥同时发生,一旦心脏停搏,复苏甚为困难。

总结:

药物

结构

时效

特点

应用

毒性

普鲁卡因

酯类

短效

穿透力弱(注射给药)

浸润、传导、腰麻及硬膜外麻醉,不用于表面麻醉

毒性小,易过敏,需皮试

丁卡因

酯类

长效

穿透力强,有缩血管作用

表面、传导、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毒性大

利多卡因

酰胺类

中效

穿透力较强,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

各种局麻,抗心律失常

毒性较普鲁卡因大

布比卡因

酰胺类

长效

穿透力较强

浸润、传导和硬膜外麻醉

毒性大


上一篇: 感冒药 1+1≠2

下一篇: 师傅的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