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小儿外科成功为92岁高龄患者实施疝无张力修补术
近日,胃肠·小儿外科成功为一名92岁高龄患者实施巨大阴囊疝无张力修补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你们医院技术真牛!”患者张老先生拄着拐杖专门到护理站竖起了大拇指,向医护团队表示感谢。
92岁的张老先生因腹痛6小时紧急入院,值班医生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15*10*8cm包块,行部分还纳后紧急行腹部CT示左侧腹股沟疝并肠管崁顿,提示小肠梗阻,肠管若继续嵌顿下去,必然会迎来肠坏死的严重后果。然而患者既往有多次手术史,合并有5种以上严重心肺基础疾病,这样一个92岁的高龄患者能否经受得起手术及麻醉风险直到术后顺利康复,对于医疗团队均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此挑战,MDT团队一键启动,胃肠·小儿外科联合心血管内科、手术麻醉科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团队对老人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因患者高龄、心肺功能差,全麻风险极大,建议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方式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同时制定了个体化的应急预案。
手术当天,麻醉科成功实施了麻醉,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胃肠·小儿外科主任周培华带领团队为患者施行左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只耗时一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胃肠·小儿外科护理团队按照“快速康复”的模式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并辅以规范化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措施等,有效地避开了高龄患者术后的意外跌倒、坠积性肺炎、心衰等风险。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术后8天就顺利出院。
胃肠·小儿外科主任周培华温馨提示:勿以“疝”小而不为,疝是普外科常见病,人体多个部位都会发生疝,常见为腹股沟疝、股疝、腹壁疝、脐疝、切口疝和造口旁疝等。发生疝的原因主要为先天及后天出现的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疝形成后会逐渐增大,严重者发生嵌顿或绞窄,威胁生命。手术是治疗疝的惟一有效方式。小儿腹股沟疝宜在一岁左右手术,老年人在发现后建议尽早手术以免诱发严重后果或者因为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风险提升。胃肠·小儿外科在疝治疗方面已非常成熟,除传统的手术治疗,微创手术也已经开展多年,仅在腹壁上开三个小切口便可进行,采用日间模式,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
上一篇: 警惕反流性疾病,守护生命健康
下一篇: 探索肠道微生态,揭示健康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