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消化内科巧用ESD技术解除耄耋老人“心腹大患”
81岁李奶奶(化名)不久前因反复血便前往茅箭医院做肠镜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结肠巨大病变,医生建议李奶奶尽快手术切除。在医生的推荐下,李奶奶及家人慕名找到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消化内科二病区刘祖明主任寻求救治。
刘祖明主任接诊李奶奶后,详细询问了病史,查看了检查报告。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手术创伤大及对手术的耐受性差等因素,决定为其实施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为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刘主任组织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邀请专家会诊评估心肺功能后开始手术。很快术前准备就绪,在麻醉科全程密切监护和消化科内镜中心护士的通力配合下,刘祖明主任为李奶奶顺利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术中,内镜下可见患者乙状结肠有一2cm×2cm息肉状病变。如此高龄患者内镜下治疗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极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风险。刘主任在内镜下反复观察、斟酌,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技术,在肠腔有限的空间内精细地操作着手中器械,将病变精准、完整切除,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无不适症状,手术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及家属对刘祖明主任及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精湛技术赞不绝口。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绒毛状管状腺瘤。如不切除可能转变为肠癌,还好发现的及时。“还以为要做个大手术,没想到一个‘无痛肠镜’就解决了,睡一觉就做完了,没有任何不舒服!”李奶奶开心地说道。
结直肠肿瘤是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消化道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生活质量也大为降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经粘膜下层,将早期癌肿病灶与其下正常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是巨大平坦息肉、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粘膜下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ESD具有完全在内镜下完成,无腹部切口;没有切除固有脏器,不改变消化道结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费用少等特点,还可通过内镜定期随访,监控病变情况,达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
刘祖明主任表示: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最好方法之一!特别强调的是,鉴于胃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特点,建议无症状者也要在40岁开始第一次做胃肠镜检查,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更要提前5-10年进行筛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消化内科二病区 莫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