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激素治疗副作用,请这样做
经常听到患者有这样的疑问:“医生,我听说激素治疗效果好,但副作用也大,我该怎么办呢?”、“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这些病,用激素治疗时怎么减少那些不好的反应呢?”面对这些担忧,患者一听说激素治疗,便闻之色变。
为什么激素治疗让人又爱又恨?
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因其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在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血管炎等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正如许多患者所担忧的,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消化道问题、体重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这让患者和医生都对其爱恨交加。那么面对这些副作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预防为先,积极应对副作用
骨质疏松:未雨绸缪,强化骨骼。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骨质疏松风险显著增加。因此,预防骨质疏松成为首要任务。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这两种营养素是构建骨骼的基础。同时,适量晒太阳也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骨骼健康。
消化道保护:给胃加个“护盾”。激素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消化道溃疡的风险。当激素用量较大时,医生会推荐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以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害,有效预防消化道溃疡的发生。随着激素剂量的减少,这些药物也可逐步停用。
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压血糖,定期“打卡”。激素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糖异常,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患者都会遭遇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定期监测,及早发现异常。建议至少每月测量一次血压和血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加用降压或降糖药物。患者往往担心一旦开始使用降压或降糖药物,就难以停药。实际上,随着病情变化和激素用量的调整,这些药物的使用也是动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确保治疗既有效又安全。
生活干预,从日常做起
1. 健康饮食,拒绝“胖”烦恼。激素治疗可能导致食欲增加,进而引发体重上升。对此,患者应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如蔬菜(黄瓜、西红柿)、脱脂牛奶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2. 动起来,让身体更有活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肌肉力量训练,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肌肉流失,提升整体健康状态。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激素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有效控制病情,也可能带来副作用。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密切的监测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副作用,让激素成为我们对抗疾病的得力助手,而非负担。
下一篇: 踝泵运动,你会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