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篇

脂肪组织作为人体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如果我们能对其进行量化显示(定量)的话,也会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肝脏中,进行脂肪定量,可以评估脂肪肝含量及级别。而且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过程进行随访和定量评估疗效。   

在胰腺及肾脏组织中,进行脂肪定量,可以进行一些病灶的鉴别诊断(定性),提高诊断准确率。   

在儿童疾病中,进行脂肪定量(儿童棕色脂肪含量),可以定量的评估儿童肥胖或者对早期糖尿病诊断有重要作用。   

在心脏中,进行脂肪定量,可以定量的评估心肌脂肪浸润程度。

在骨骼肌中,脂肪定量用途也十分广泛。包括:测定冈上肌脂肪性退变程度;测定椎体脂肪含量评估骨质疏松情况;评估化疗后骨盆脂肪含量....。   

可以说,脂肪定量在临床中应用相当广泛,所以该技术这几年也非常的火热。   

而在各部位脂肪定量中,肝脏的脂肪定量应用是最多的。学医的都非常熟悉一个临床三部曲: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肝癌。所以,如果能够早期定性,甚至定量的诊断脂肪肝,那么就能早点干预部分肝脏疾病的进程。

肝脏脂肪定量的传统方法有很多,各有优劣,但是总体来说不太令人满意。

介入穿刺,肝脏活检,属于有创性的检查方法,而且操作复杂。所以,介入肝脏活检并不是理想方法。   

超声检查因为廉价,快捷。但是准确性差,对操作者依赖程度大,并且如果病人肥胖则检查效果更差。所以,超声检查也不是一种理想方法。

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就是采用磁共振的技术进行脂肪定量。目前主流的磁共振厂家均有成熟的脂肪定量技术。 

肝脏脂肪定量技术采用的是mDIXON XD Quant。

mDIXON Quant采用的是3D的梯度回波DIXON序列,采集6个回波,分析7个脂肪峰,一次扫描可以同时出7组图(Water、IP、OP、Fat、Fat Fraction、T2* map、R2* map)。并且扫描时间非常快,一般完成全肝3D扫描,只需要15秒,屏一口气即可。

扫描完后,可以直接得到脂肪分数Fat Fraction图,在这个图上划ROI即可进行测量,得到脂肪含量分数。也可以把这个图转化为伪彩色,即可肉眼观察,又可以定量测量。

图中把色阶赋予值,分辨率是0~100,代表脂肪分数。如图所示,腹壁,内脏周围等,脂肪含量高的地方,在伪彩图上越红,测量得到的值一般是在86~93%;而脂肪含量低的地方,在图中颜色越深越蓝。

那么MRI脂肪定量测量的PDFF值和脂肪肝分级程度如何对应?不同文献中推荐的阈值是不同的。有文献建议采用5%、15%和25%的阈值分别对应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

PDFF<5%是正常的,PDFF>25%则是重度脂肪肝,5%~15%为轻度脂肪肝,15%~25%为中度脂肪肝。

2020年Radiology的一篇文章中采用的参考阈值为:正常(PDFF<5%)、轻度脂肪性肝病(5%~14%)、中度(14%~28%)及重度(PDFF>28%)。

脂肪定量是临床最多使用的,除了用在肝脏上,还可用在骨骼肌方面,比如通过测量椎骨的脂肪分数来判断骨质疏松。

8361BEE4-00A7-492b-A86A-FFE7606C14AF75CE0D94-1BDE-4692-B42F-0AAFD14F9314

另将这个序列改为冠状位扫描,采用多段扫描拼接,最后得到全身的脂肪含量分数图。

WPS拼图0

由于mDIXON Quant序列本身扫描时间就非常短。完全全肝采集仅仅需要15秒。全身扫描,每一段也仅仅需要15秒左右,6段扫描完,裸时间是90秒,再加上移床时间,3分钟能完成全身脂肪定量扫描。

该技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该技术具备了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率高、无创安全、成像时间短等优点。所以是目前进行脂肪定量的理想技术。(医学影像部 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