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杂粮怎么搭配更健康?

随着超重肥胖和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的增加,大家对粗杂粮的热情又高涨起来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也推荐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 克,薯类 50~100 克,约占全天主食的1/2。那么什么是粗杂粮呢?大部分的粗粮和全谷物类似,都保留了完整的种子结构;而杂粮,是指除主粮(水稻、玉米、小麦、大豆)以外的其它所有粮食。不过,既然粗杂粮种类这么多,要怎么搭配才更健康呢?

image.png

别急别急,这就为你献上三大法宝~

1. 谷类+豆类搭配

粗杂粮中的谷类和豆类都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而这些蛋白质的组成部分有略微不同:

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高;

豆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高,蛋氨酸含量低

如果单一地吃谷类或者豆类,都会导致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因为只有赖氨酸和蛋氨酸同时多的情况下,才能使得蛋白质互补起来,从而让其利用率提高。专业名词叫作:提高蛋白质生物价。

不过薯类也是粗杂粮,为啥不能一起搭配吃?因为吃多了容易变胖。。。。。

2. 粗细搭配更合理

有些人过分追求健康,把白米面全部换成粗杂粮,结果可能因为食物 “太粗糙”,造成胃壁损伤、增加得胃癌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煮粥时,大米与粗杂粮各占一半,这样有利于消化。

至于很多朋友担心的“粗杂粮太硬,每次煮之前还要泡发”的问题,一个电压力锅,全搞定!

3. 颜色搭配更出彩

对,就是字面的意思:建议每次配红黄白绿黑五种颜色。五颜六色代表了食物不同的植物化学物、营养素特点,同时满足了食物种类多样化的原则。另外,丰富多彩的颜色能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刺激食欲。

该有一个优越感在于,做好美美的粗杂粮饭后,晒到朋友圈,与那些整天晒烧烤小龙虾的二愣子相比,你的段位拔高了十万八千米。

怎么样,杂粮饭,要晒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