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偶尔便秘,为何一查就是肠癌?

64岁的患者何阿姨,平时偶尔有便秘的症状,因为突然剧烈腹痛来消化内科就诊,只想住院打打针、吃吃药,改善一下腹痛症状,在王丹医生的仔细询问下,何阿姨表示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胃肠镜检查,王医生建议患者住院先做肠镜看看。术中发现乙状结肠可见块状新生物,肠镜取活检,进一步病理显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

IMG_2149.HEIC

 

患者及家属非常惊讶,第一反应是不是搞错了。“身体一直都挺好,平时只是偶尔便秘,也没有别的不舒服,为什么突然就变成肠癌了?”对患者的疑问,医生解释道,肠癌不是一天发生的,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本身有息肉,又没有体检的习惯,从未做过检查,那么很有可能是“息肉”变成了“癌症”。肠癌的发生一般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包括正常粘膜-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过程,如果已经出现了息肉、腺瘤以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是需要积极治疗的,可以阻断肠癌的发展,尽早预防。

什么时候开始肠镜检查呢?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意见认为:

1.普通人群筛查:筛查对象为40~74岁一般人群。

2.高危人群筛查方案:只有1个一级亲属<60岁时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或腺瘤,或者2个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或腺瘤,推荐的筛查方法为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3.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应当从20~2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检查,每2年1次,直到40岁,然后每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

关于肠癌的筛查,其实很多人都存在误区。有的人觉得肠镜会损伤黏膜,有的人因为害怕肠镜,觉得很痛苦,就一直拖着不敢做,还有的人认为肠镜没有必要做,认为其他检查也可以代替,其实这都是不对的。肠镜检查只要配合好医生操作,一般只是轻微不舒服。如果对疼痛比较敏感,可以选择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就是“睡一觉”,这样操作风险会更低,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大家不妨放宽心态,尽早进行消化道检查,收货一份健康和心安!(消化内科二病区  莫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