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内镜取出“大大骨头”

杂乱的脚步声打乱了夜的宁静。“护士,帮我找医生办一下住院。”值班医生询问患者后才知晓,原来是该患者中午聚餐误食了一块甲鱼骨头,本以为会自行咽下去,结果卡在了食管里。不得不连夜来医院取出。值班医生在听取了该患者的病情后,立刻通知了二线医生,王丹副主任医师和内镜助手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医院,为患者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在距门齿23cm处可见异物崁顿,王丹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精准操作内镜,将长约4cm的不规则甲鱼骨从食管成功取出。

IMG_3330

“食管异物最易停留、最常见的部位是食道入口,其次为食道中段第二狭窄处。而这里则是食管异物中最凶险的一种。”王丹医生介绍说,因为食管很脆弱,它的正常厚度只有大约0.5厘米,这一层薄薄的肉质管道,一旦有尖锐的异物,如鱼刺、骨头、枣核等进入,就非常容易被划破。而更雪上加霜的是,食管周围都是重要脏器:有气管、主动脉、肺部、心脏,假如锐器穿过食管在胸腔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后果将不可设想。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等肉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鸡骨、鱼刺、枣核等也成为了常见的食管异物。儿童的食管异物常见为电池、硬币、玩具、别针等。在此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大家,在进食时注意以下事项:

1.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注意力集中,避免说话、大笑。不宜过于匆忙,以防误咽;

2.带有活动义齿或牙齿松动的老人或儿童不要进食黏性强的食物,义齿有损坏时及时修整;

3.纠正儿童将硬币及玩具等放入口内玩耍的不良习惯;

4.误食异物后应立即就医,切忌自行吞咽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难度,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食管异物虽为突发事件,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患者及家属应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在发生食管异物时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保障生命安全。(消化内科二病区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