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出现的“小团块”究竟是什么?
近日,著名魔术师刘谦自曝罹患肺腺癌,且目前已完成手术。此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许多人也由此担忧起自身肺部健康。心中也会有大大的疑问:肺癌会遗传吗?肺腺癌0期是什么意思?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对肺部的呵护。肺部作为健康的重要门户,其健康状况直接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肺病乃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良好的肺功能则是我们畅享活跃生活的基石。
放眼四周,空气污染正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呼吸系统。PM2.5 等有害颗粒不断增加,使得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的风险逐年攀升。吸烟以及被动吸烟更是危害巨大,它们不但会损害肺泡,还可能引发慢性气管炎乃至肺癌。远离烟霾,爱护肺部,刻不容缓!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意外查出肺结节。数据显示,我国肺结节的检出率已上升至 21%-51%。肺结节是肺部出现的一个小“团块”,但它究竟是什么?是良性还是恶性?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如何处理呢?
我们今天就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请到了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心胸外科陈浩主任给大家做一些专业的解答。
陈浩主任,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清楚或者模糊、直径小于等于3cm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它其实是一个影像学的范畴,是通过CT等影像观测工具发现的高密度影子。
这种高密度影子从病理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团聚集的细胞,聚集的细胞是什么东西,就决定了肺结节是什么性质。如果聚集的细胞是一堆炎症,肺结节可能就是一个炎性肺结节;如果这些细胞是纤维细胞,它就是一个既往病变遗留下来的瘢痕;如果是一群缓慢异常生长的细胞,它就是癌前病变或早期肺癌。
肺部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又分为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风险最大,其次是磨玻璃结节,风险最小的是实性结节。
结节直径<10mm称之为小结节;结节直径<5mm称之为微小结节;1-3mm叫粟粒样结节。
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肺磨玻璃影,是指影像检查中发现的磨玻璃影部分,看起来就像磨砂玻璃,密度轻度增高,一般呈云雾状。可能是由炎症、出血、肉芽肿病变或肿瘤引起的。
二、结节发生什么变化可排除恶性?
可以通过结节的变化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果出现这三种变化,基本上可以排除肺原发恶性肿瘤。
1.结节的直径缩小,一般来说肺癌是不会通过抗感染治疗缩小的,所以只要结节缩小,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的可能性。
2.结节密度降低,尤其是从实性结节整体变成磨玻璃结节,如果测量CT值整体减半那就更加放心了,不是说磨玻璃结节更加倾向于恶性吗?如果开始就是磨玻璃那是要当心的,如果从实性转变成磨玻璃那说明里面的成分在减少,恶性肿瘤一般不会发生这样的改变。
3.结节整体出现钙化,除了少数其他部位转移来的恶性肿瘤会自己发生钙化,肺部原发肿瘤是很少出现整体钙化的,所以结节出现钙化大部分可以排除恶性可能性。
三、几毫米的肺结节怎么判断良恶性?
很多网友做CT发现肺结节,急切地想知道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并且希望从医生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实际上,几毫米的肺结节性质很多时候较难判断,这也是医生建议大家定期复查随访的原因,定期复查,前后对比才能更准确的得出结论。首次发现的肺结节,为排除炎症可能,可以先抗炎治疗后复查。而对于恶性征象比较明显的高危结节,医生建议短期复查(比如3个月),必要时考虑手术。
四、几毫米肺结节不处理会不会突然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对这个问题,真的是很多人非常纠结,非常担心随访复查过程中会不会结节突然增大,会不会发生转移之类。实际上,即便是恶性结节,也不会说突然增大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癌细胞的生长也是有周期的,需要时间的,短期复查,结节绝对不会突然出现增大到无法手术,甚至发现转移的情况。1cm之内的恶性结节手术切除几乎都是能够根治的。
五、肺结节能穿刺活检吗?
当无法明确结节性质时,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但1cm之内的肺结节一般不建议穿刺,其原因是结节太小,难以定位,很可能穿不到癌细胞。还得承受穿刺后出血、气胸等可能的并发症。1-3cm结节在无法明确性质时,可以考虑穿刺活检,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可以不必穿刺,直接手术。
六、查出肺结节需要要进一步做增强CT吗?
很多人觉得增强CT肯定比平扫要清楚,实际上,观察肺结节,胸部CT平扫就足够了,尤其是高分辨薄层扫描已经非常清楚了,不需要增强CT。在观察结节形态方面,反而1024靶扫描价值更大。除非平扫发现纵隔淋巴结可疑肿大,可以做增强扫描加以鉴别。
七、一个月肺结节大了1.5mm,是增大了吗?
有的人对自己的肺结节非常焦虑,去不同的医院复查,甚至一两个月做几次CT,这时候你会发现有可能几个报告报的大小不一样,这并不代表结节就一定是增大了。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机器,不同的医生测量,甚至病人做CT时摆位有轻微变化,做出来的结果可能都会有差异,这是正常的误差,一般1-2mm的误差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一般建议病人在同一个医院同一个机器上检查比较好,便于对比。
八、查出肺结节要做PET-CT吗?
PET-CT不是万能神器,结果会有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且辐射很大。对于纯磨玻璃结节,即便是恶性的,大多数为贴壁生长的细胞,这类细胞为惰性生长,代谢率很低,在PET-CT上几乎没有FDG的摄取。 Fleischner指南认为对于小的纯磨玻璃结节,PET-CT没有诊断价值。而对于对于8mm以上的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即混合磨玻璃结节),在进行创伤性的检查前可以进行PET-CT检查。
九、肺结节8mm了,一定要手术吗?
很多人觉得8mm似乎是个界限,超过8mm是不是就代表需要手术呢?并不是,要不要手术也是需要重点观察结节形态、性质、危险程度的。 自从原位癌被踢出癌范畴,目前认为纯磨玻璃结节考虑原位癌的话可以尽可能推迟手术,继续随访。 有的人随访四五年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过早手术就损失了肺组织,就有点得不偿失。
十、CT和手术病理的肺结节大小为何不一样,以哪个为准?
CT发现肺结节是1.4cm,但手术后病理显示结节1.2cm,或者手术标本结节比CT略大,这都是有可能的。结节一般不是规整的圆形,CT上人为测量出来的图像大小,术后组织经过处理,固定,大小是有可能与CT上大小不一致。对于分期,我们是按照术后病理的大小来分期的(pTNM)。
十一、有没有药物能把肺结节消掉?
有没有办法不手术,通过药物来让结节缩小消失呢?急性炎症结节,抗炎治疗有可能会让结节缩小,但大部分结节是不可能通过药物来消掉的,像钙化结节、纤维增殖结节,都是类似于陈旧疤痕,不会增大也不会缩小,吃药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而疑似的恶性结节,吃散结的中药基本上用处也不大。
十二、医生为何不要看CT胶片?
做完CT打印出来的胶片,数一数只有十几二十个层面,实际上,薄层扫描的话,有一两百个层面,而且胶片图像非常小,无法放大,所以,在仅有的几个层面上找这么小结节是非常困难的,更无法看到具体形态,密度、CT值之类的参数。有些网友用手机拍胶片,上下、正反都不对,所以,最好是能够提供电子图像,让医生通过模糊胶片判断结节性质,真的是太难了。
十三、新发现的肺结节需要抗炎吗?
新发现的肺磨玻璃结节存在吸收消散、假性收缩、稳定增长三种形式,因此一般至少需要 3 个月的随访期,然后根据结节大小选择不同的随诊间隔。做一次胸部 CT 的辐射剂量大约 5-8mSv,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认为正常成人单次 50mSv 或多次 100mSv 以下是安全的。由于多数人具有正常的机体免疫力,所以无需口服抗生素或者中药治疗。
十四、恶性肺结节要首选手术治疗吗?
早期肺癌首选手术根治切除,效果是最好的,除非患者年龄很大,或者心肺功能很差,不能耐受手术。不管是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还是胸腔镜微创手术,都是可以的,根治切除范围是一样的。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比如原位癌或者微浸润癌,或者癌前病变,做根治性切除五年以上生存率是100%;比如浸润性肺癌,有转移的可能,早期根治切除以后,五年以上生存率可达到85%-90%。虽然说早期肺癌治愈率很高,但是早期肺癌不容易发现,因为早期往往没有症状,特别是小结节,单靠症状早期发现是不现实的,那么就要依靠体检或筛查。
十五、建议哪些人群定期做肺癌筛查?
一般来说,40岁以下的人群,得肺癌的几率相对比较低,我们不可能做到全员去做肺癌的体检筛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CT。肺癌的高危人群,比如长期吸烟、经常在有害环境下工作、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加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CT。
十六、如何预防肺结节?
1.吸烟者戒烟,非吸烟者避免二手烟。
2.远离雾霾,中重度污染时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建议佩戴有效过滤PM2.5微粒的口罩;建议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
3.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接触粉尘,做好预防。
4.室内装修减少石材的使用和其它材料污染。
5.注意厨房通风,增加开抽油烟机的时间。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保持心情舒畅。
7.讲究卫生,起居环境注意卫生整洁,避免滋生细菌;外出活动时,要坚持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诱发肺结节。
上一篇: 为什么有些病人需要换瓣
下一篇: 关于主动脉夹层,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