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袭人体肺部而导致的支气管-肺部疾病,其可分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和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人体肺部因吸入飞扬于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而致病,称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而当体内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经淋巴或血液,侵袭到肺部时称为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的开展,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的增多,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一、诱发因素

自身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生理机能减退,如机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体质较弱等各种因素,使人体防御能力下降,导致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疾病因素:肺部真菌感染常常伴随于某些基础性疾病,包括肺部基础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肺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等。

药物因素: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广泛使用,打破了人体菌群平衡,使人体免疫防疫功能下降,以及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均增加了真菌感染的风险。

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破坏了支气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了呼吸道与外界环境接触,降低了其抵御外界感染的能力,增加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机会。

二、好发人群

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体内菌群失调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

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慢阻肺、肺癌患者等。

某些有高浓度真菌孢子接触的职业者,如考古工作者、农民、酿酒师等。

人群老龄化及居住在潮湿、发霉的屋子。

三、预防措施

戴口罩:平常外出应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避免一些细菌或者病菌进入呼吸道诱发感染疾病。

多休息:尽量不要熬夜,避免劳累,因真菌感染多因身体免疫下降所致,而疲累状态下人体的抵抗力较弱。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保证居住环境干净,避免接触或进食发霉变质的食品。

保持情绪的稳定:人的情绪对机体的机能状态以及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当情绪波动较大时,内分泌容易失调,机体功能紊乱,人体代谢异常,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就很容易发生。

多运动:加强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各种病毒真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