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秋季健康知识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风送爽、炎暑顿消、硕果满枝、田野金黄。在立秋至立冬的秋三月里,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节气的变化对应着气候的变化:初秋湿热较甚,仍有长夏的闷热;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日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凉。秋季气候变化大,一些常见疾病老年人需要预防。
一、感冒:入秋后温差大,早晚凉中午热,易着凉,着凉后身体提抗力下降,是感冒的主要原因,要注意增减衣服,老年人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
二、胃肠道疾病:秋季天高气爽,人的食欲提高,多食暴饮易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饮食宜温、淡、素为宜,不吃冷、烫、辣的食物,老年患者的秋季饮食要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三、秋燥症:秋季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在秋天的时候,十分常见,因为秋天气候多变,风沙较大,空气中过敏物较多,呼吸道黏膜易受刺激,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出现。老年患者要保持家中环境卫生及空气流通,有一定湿度,控制并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适当运动,注意饮食。
五、预防秋乏:俗话说“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适宜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睡眠亦可防秋乏。
上一篇: 老年痴呆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 老年人低钾那些事